税后工资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以下是一般的计算方法:
首先要明确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 月度收入 - 5000 元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专项扣除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会根据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范围设定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最后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则税后工资 = 税前工资 - 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人月税前工资 10000 元,五险一金扣除 1000 元,无专项附加扣除等其他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5000-1000=4000 元,对应税率为 3%,速算扣除数为 0,应纳税额 = 4000×3%=120 元,税后工资 = 10000-120=9880 元。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